close

喜歡三種漫畫,一是天馬行空、看後熱血沸騰神往萬分,譬如《one piece》《火影》《JOJO》……是少年的憧憬;二是源自生活、會心一笑後感時撫事,比若《一刻公寓》《單身寢室連環泡》……是生活的觸動;三是精華內斂,開卷平平無奇卷中欲罷不能卷尾恍然大悟,忍不住取筆記錄隻言片語,代表《龍》《怪物》……是思考的昇華;想推薦的《火鳳燎原》便屬於第三種。


看過陳某短篇《不是人》的讀者想必會瞭解他的風格,以三國為題材、架空歷史、以人性的角度描繪大江東去的英雄豪傑,這種詮釋無疑會招來精通三國人士不屑的一瞥或資深讀者故弄玄虛的評價,但當今社會,管理學都能扯到《水煮XX》,偶爾拿來做個同人題材發揚國粹也未嘗不可,總好過小日本將吾中華瑰寶無止境耍寶下去好。


被《火鳳燎原》吸引就因為開頭兩句話:「世人篤信夢,曾有曹姓者夢見三馬同食一槽,故此,凡見名字又馬者皆避之,甚至取其性命!夢,終歸是夢!人,何必溺之……」「人的命運是什麼?上天注定…自己創造…不!人的命運只有一個——死亡!死亡並不可怕,人出生的目的,就是逐步邁向死亡。可怕的是,在生與死之間…你-究-竟-做-了-什-麼?」陳某偏愛呂布,如果是光榮系列的《三國》遊戲,作者筆下的呂布一定是智力99的智將,不僅將袁方等職業軍師玩於股掌,還深懂為將出世的鑽研之術,隨之,對史書上呂布魯莽形象的解釋誕生了:
《士氣論》貶敵抬己,其法有三
其一,敵將初勝者,貶己方武將魯莽;其二,敵將多勝者,貶己方軍師擇地失當,氣候預測錯誤;其三,敵將長勝者,貶敵軍將領有勇無謀!!呂布焉能如此臾智,善於為人的劉備又將如何。


書中如此解釋劉備的理論:「人生苦短,唯勤是岸,我說凡夫俗子,庸碌一生。我的路就只有一條——捷徑!」「兵者,詭道也向遠,裝作往近;向近,裝作往遠能打,裝作不能打;要打,裝作不要打。是真可假,假亦可真。」只是火燒洛陽一個歷史事件,只是「城下一聚」一個計謀,多少三國豪傑已然捲入陳某的重塑,「不是人」的呂布、只走捷徑的劉備、草莽霸王的董卓、亂世投機的袁紹、自以為是的袁方、唯人善用的曹操還是自恃過高的華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義,從現實的觀點看沒有一個人的初衷是錯誤的,但似乎又沒有一個人符合歷史的仁義道德,早已過了認為世界「非善即惡」年齡的我們反而更能接受這些飽滿的人物形象。而人物的性格,往往在一兩句只中便表露無疑:


許臨:要死的終歸要死……要活的還是活下來燎原火(疑為後來的趙雲):殺一個高手,總比殺一百個嘍囉來得方便!董卓:漢室將亡,非亡於我手,而是亡於蠶食國家的蛀蟲劉備:世上根本沒有蒼天,所謂蒼天就是民願。人民的意願就是蒼天!………………連微不足道的低微武將一席話,也足以發人深省:「武將的命運,十五從軍征,八十始的歸。戰勝,還有永無休止的戰事在等你;戰敗,死者家屬咒罵你,軍法處分你;臨陣退縮,吏書上貶低你。若幸八十歲不死,看見年青一輩沙場殺敵,而自己有心無力,比死更難受……」


細一想,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故事顯然還沒有結束,趙雲、司馬仲達雖是貫穿始終的主角,卻令人很難評議,還有偶爾露面的諸葛孔明、曹操,隻言片語已鋒芒畢露,只待其正式走向舞台。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設定是貂禪,看過此書的人自知,沒看過的人且允我買個關子。不過結尾那句……
「猶豫之間,我是貂禪還是妲己?
只知天下因我而變……」蕩氣迴腸,感觸由深。《火鳳燎原》,一定有人喜歡這部作品,一定有人看不上這部作品。


我的推薦是,吃膩了快餐偶爾吃頓正餐,玩膩了格鬥換戰略調劑一下,沒準還能從中挖出點為人的道理。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ck247 的頭像
    meck247

    What' zup , Meck!

    meck2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