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三千多年的信史中,最為人稱道的時期,當推三國,那是個人才輩出、英雄並起、奇謀屢現、異事迭生的時代,元末明初,文學家羅貫中便以一部《三國演義》,寫盡三國典型人物的風流倜儻,引人遐想。
三國的風靡,連隔海的日本也無法抵擋,由光榮公司推出的電腦遊戲《三國志》的熱賣可見一斑。漫畫家中敢於挑戰三國題材的亦不乏其人,遠的有前輩漫畫家橫山光輝的經典《三國志》,近的有山原義人的《龍狼傳》,寺島優編劇、李志清執筆的《三國志》,王欣太的《蒼天航路》,以及陳某的《火鳳燎原》。在這裡,小店主兒要談的是陳某的《火鳳燎原》。
一般坊間流傳的三國,往往獨厚蜀漢,王欣太的《蒼天航路》選擇以曹操的角度切入三國,已是不同流俗之作,而陳某《火鳳燎原》的觀點卻又與王欣太大不相同,他選擇的是由最終篡了曹魏江山的司馬家來切入。根據第一冊書末陳某自己的說法,陳某認為,在《三國演義》中因出場較遲而事蹟不顯的司馬懿實為三國最後真正的勝利者,故而提出司馬懿「在少年時候曾否做過影響三國的大事?」的假設,《火鳳燎原》便是基於這個假設下所誕生的作品。
《火鳳燎原》的故事從董卓進兵洛陽展開序幕,陳某在第一冊裡就安排了一件大事:刺殺有「智冠天下」美譽的西涼軍第一軍師許臨。整個刺殺行動自一手人郭昂的據木攔江開始,緊接著獨腳人張雷的一擊必中,最後由「殘兵」首領燎原火的巧扮義子作結。陳某藉著郭昂千人難敵的怪力、張雷狠辣快絕的腿功、許臨的替身惑敵之計,緊湊地層層鋪排出燎原火的強猛與智計,讓「殘兵殺人從沒失手」的傳聞得到有力的證明。
既然《火鳳燎原》說的是三國的故事,自然得提一下劉備。這時的劉備雖然還只是個四處逃竄的小軍閥,但陳某不過是安排了一場「搶一城,卻救回二城」的戲目,便將劉備在日後充滿爭議色彩的行事作風完全彰顯出來。
很難想像僅僅經過《不是人》及《充神榜》二部作品歷練的陳某,竟然在《火鳳燎原》這第三部作品中就能展現出如此細膩的說故事手法,難怪在《新少年快報》上的連載能夠在諸多日本的強勢作品中引起讀者廣大的迴響。
- Jun 25 Sat 2005 09:19
[轉]火鳳燎原個人書評by京城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